有一种坚守叫“逆行者”,有一种力量叫“体育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体育部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凝心聚力,认真落实党员“双报到”机制。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不畏风险,冲锋在前,涌现出一批批投身在社区战“疫”第一线的上中医体育人。他们无惧困难、奋勇担当、积极表率,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上中医体育人力量。
-校内校外不停歇,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获悉学校启动封控管理,体育部党支部书记龚博敏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返校留守,作为第七片区长积极落实学校防控政策,将体育场馆采取网格化管控,实行内外区域分类管理。在安排好部门留守教师,落实好体育部值班值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后申请离校。
回到社区,龚博敏老师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申请成为志愿者。在没有接到具体任务时,他便自发地加入社区团购物资配送队伍,一些大件、重物等,他都抢着去搬运。当得知社区内老年人因不熟悉网上配药,他们的常用药即将消耗殆尽,龚博敏主动请缨,前往医院帮助配药,解决居民们的后顾之忧。由于所配药品种类繁多,从挂号、到相应科室开药、拿药等一系列操作下来,通常需要大半天时间,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多么困难,他都不觉得累。他表示作为党员,必须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让自己热爱的上海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党员先行,发挥上中医体育人优势特色-
疫情当前,党员先行。作为老党员,吴志坤老师在关键时刻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积极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担当。
每当有任务下达,他都会积极响应,踊跃参加,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核酸检测现场,认真维护现场秩序,正确指挥候场队伍,确保人员安全和效率最大化。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不吃、不喝、不坐,连续工作4–7小时,直至当天社区核酸检测全部结束。居委工作人员担心吴老师体力吃不消而要求其休息时,他却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上中医体育人身强体健,这点工作量不算什么。”
-最快送餐员、天热不退缩-
四月的最后一天,学校一名员工核酸检测异常,并对该员工所住的2栋3号楼实施封控,整栋师生居室隔离,学校紧急招募8名入楼送餐志愿者。尽管知道该楼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以及入楼任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上中医体育人,苏小峰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加入送餐小分队。
工作期间,他严格按照二级防护服入楼要求,负责12层楼三餐分户送餐。每次送餐他都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热餐送到被隔离的教工、学生房间,但依旧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如遇天气炎热,加上楼内空气封闭,运动量大,每次完成任务后,浑身湿透,手被泡白,但他从不退缩、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觉得能够冲到一线参加这场战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经过这一周的特殊任务,也让他更加深刻体会到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不易,心中多了一份对他们的敬意。
-站在“最前线”,把好“入门关”-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蔡增亮老师和爱人第一时间向居委报到,双双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没有接到具体任务期间,主动为所在楼栋居民分发物资,自发加入送餐队伍,两人轮流为社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送餐上门。
在接到社区门岗登记管理任务后,严格执行“一验码、二登记、三抗原、四放行”工作要求,细心核查每位快递小哥、每位进入社区人员的健康码,遇到个别不理解、有情绪的居民,他总是耐心解释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劝导居民遵守防疫规定,尽最大努力获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做到“守住门、盯住人”,把好社区安全第一关。五月初,在爱人奔赴学校抗疫一线情况下,他毅然选择了继续坚守。在这段特别的时期,参与志愿者的同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同团队成员策划创编了十余套“寝室锻炼秘籍”“居家锻炼特辑”、举办线上体能大赛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多元化锻炼方式,引导同学们在宿舍一方”小天地”,玩出运动健身“新花样”,打造强健体魄,抗击疫情。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在学校落实党员社区“双报到”之前,汪东颖夫妻已经成为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辅助登记、辅助采样、抗原分装及辅助测试等工作。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居民们的物资越发紧张,汪老师便转战成为一名物资志愿者,负责对接团长,协助团购物资的清单核对及分发,如遇缺少分发人手时,还要临时充当“快递小哥”。每当不开展线下志愿服务时就参与线上志愿工作,线上工作的强度比线下还要繁杂,通常一早起床后一直要跟进到半夜。汪老师还多次和志愿者小伙伴们为居委会建言献策,如小区团购审核制、快递小哥抗原检测、流动采样、每周提前发布配药预通知、组建楼道志愿者等,
随着疫情升级,周边楼栋陆续成为“阳楼”,汪老师又协助楼组长阿姨组建楼道志愿者,共同参与楼道消杀、物资发放、三餐配送、垃圾收运、统计楼道物资紧缺情况等。当小区的配药志愿者不幸“中招”,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汪老师又主动请缨加入配药志愿者队伍。对于一个老小区,每次配药的工作量都多达几十份,通常需要提前一晚整理配药清单,每次医院配药时长将近5~6个小时,发药2小时。为了让居民们早点拿到“救命药”,汪老师每次配药送药期间都滴水不进,连中饭都是在晚饭前才吃。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汪老师表示,在整个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的教学之余,几乎把时间都铺在了疫情防控上,参与了不同角色的志愿者,希望为生活的楼道、小区、城市早日恢复往日的繁华和生机尽一份绵薄之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宾老师和爱人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怀揣着“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的精神,不辞辛劳、无私地投身于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去。参与楼道的消杀、运送物资、抗原发放收集和核酸组织排队等工作,并帮助楼栋的孤寡老人做了信息登记、团菜、配药等工作,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时候天气炎热,站的时间太久,在防护服里汗如雨下,手套戴太久把手闷出褶皱亦是常有的事。疫情期间,他还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创新教学形式,面向全社会开设咏春拳系列直播课,引导学校师生和社会民众科学健身,运动抗“疫”。
-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在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秦海龙老师居住的社区出现了核酸检测人手不够、志愿者年龄偏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区核酸检测的速度。作为社区的一名党员,他积极响应“双报到”号召,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也积极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志愿者队伍,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3月30日他便参加了社区里的第一次核酸检测工作,此后的志愿者日子里,穿上大白,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脱下大白,协助楼组长做好抗原试剂发放、物资发放、封控楼值班等工作,他觉得比起许多老党员的无私奉献,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多向前辈们学习。
-同心抗“疫”,无悔青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居家工作的范国强老师和爱人积极落实“双报到”要求,双双投身社区防“疫”第一线,负责核酸检测二维码、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和社区团购物品的搬运和分发等工作。他表示,在志愿工作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医务检测人员的艰辛和不易;感知到社区志愿团队每个人肩上的“凝聚一心,共迎平安”的决心。尤其当他得知志愿者团队长是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却依然活跃奔走在社区防疫的前线,更让他备受鼓舞。
-薪火相传,接力前行-
肖博老师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后,主要负责协助楼组长做好楼道管理工作。楼组长是一位叫“凌叔”的老党员,瘦瘦的身躯,今年已经有70多岁,从封控管理第一天到5月31日,他一直起早贪黑的为大家服务。楼道内老年人居多,无法通过手机查看消息,肖老师便会和“凌叔”挨家挨户敲门通知。遇上核酸检测日,他们五点半起床,做好准备,及时通知大家,有一次物资来的比较晚,需要即刻发放,他们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按楼层逐户发放,晚上九点多才全部分发完毕。跟着“凌叔”一起为民服务的这段日子,让他感受到了老党员的真挚为民情怀和崇高境界,感悟了榜样的力量,也激励自己勇做时代行人,成为像“凌叔”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