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学校五禽戏、太极球师资培训班暨中华武学大讲堂在我校举办

发布者:体育部发布时间:2024-06-07浏览次数:29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一步提高学校武术教师理论及教学实践水平,62日,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上海市武术协会、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邱丕相工作室”主办,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武术分会、上海无极馆武学中心承办的2024年上海市学校五禽戏、太极球师资培训班暨中华武学大讲堂在我校举办,来自沪上50家单位的70余名武术教师参加,同时也吸引了我校40余名热爱武术的大学生参会。

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会长、我校教授吴志坤,无极馆董事长沈东辉,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带头人、社会体育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杨建营教授,我校体育部党支部书记龚博敏,主任陆松廷、武术队主教练康萌等出席开班式。开班仪式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主任王宾主持。

陆松廷在致辞中指出,我校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大学生武术训练基地及上海市大学生武术艺术基地,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传播交流”协同推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引领和服务社会功能,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校形成了融传统体育、医养结合、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育人模式。吴志坤宣布开班。

在随后开展的第一单元中华武学大讲堂上,杨建营作“以中华武术为主的传统体育进校园的项目设计”“柔力太极球运动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解析”专题报告,他表示,弘扬中华武术对于培育民族精神有促进作用,因此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还结合校园武术发展情况,具体阐述以中华武术为主的传统体育进校园的项目设计,并结合其20余年的校园武术教学改革实践,从项目介绍、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教学比赛及考核形式重点介绍了7个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体育运动项目。

杨建营简要介绍了他于2019年首创的太极球运动,该运动属于大球类运动项目,以“一个圆弧、一个整力”为技术核心,以单打、双打、三打进行隔网对抗为比赛方式。该项目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运动特点是《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化呈现,其整体合一、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攻防一体的运动特点是《周易》中“太极即一”“阴阳一体”“阴阳互融”等哲学思想的具体化。太极球运动不仅是锻炼核心力量、心肺功能、灵活反应能力的好方法,而且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途径,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报告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对于他们今后开展武术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在培训的第二单元,康萌为学员们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五禽戏是我校传统优势项目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校就开始进行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并同期开展了关于五禽戏的教学和竞赛活动。1997年,由我校创编、教师冯金瑞演练示范的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传统保健体育研究会五禽戏规定套路,在历届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一直被作为套路标准使用。2018年,我校五禽戏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第三单元由杨建营教学团队进行太极球技术教学实践。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在抛接起落间反复体会技术细节,身体力行体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凑教学,绝大多数学员都能掌握太极球基本技术,并进行隔网对抗比赛。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为在全市各学校全面推广五禽戏、太极球提供人才储备。参与培训的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培训内容为他们带来理论上的启迪以及体育技术上的新体验,帮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他们还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扎根教学一线,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